2025年1月7日、1月8日,政协长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相继召开,我校55位市政协委员、8位市人大代表参会。

两会期间,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牢记政治责任,紧扣振兴突破攻坚目标任务,以己所能所长服务“国之大者”“市之要者”“民之盼者”,心系改革攻坚,情系民生福祉,为推进长春市高质量发展发出建言献策“好声音”。
1月8日下午,政协长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朱冬冬、魏锋、葛鹏飞三位委员围绕我市新能源建设、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进行大会发言。

校民革主委、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朱冬冬委员:“绿电+”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域内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并且可以吸引众多高耗电企落户,提升本地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校农工党主委、校医院院长兼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魏锋委员: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筑牢生态环境基础,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校九三学社副主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葛鹏飞委员:依托"双城"建设,发挥高校院所的中医药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加快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生态。
在团结中凝聚力量,在奋斗中推动发展。在市政协联组会议和小组会上,我校委员立足本职本岗,发挥优势作用,围绕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商大计。

校九三学社主委、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冰冰委员在发言中建议,要在我市打造“一揽子”政策整合平台,建立科技、教育、人才、金融等跨部门协作机制,对各类政策进行精准解读和实时推送,保证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利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逐步由“人才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才”转变,为我市引才留才提供有力支持。

校民建副主委、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刘柏委员在联组会上发言,他关注地方产业需求,带来了提案《关于推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县域经济出谋划策。

中共党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郭蔚莹委员关注民生,在本次政协会议上她在提升老年人关爱与养老服务、肥胖矮小儿童身心健康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围绕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她提出,去年一年,法院检察院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很多工作从关注百姓民生细节入手,亮点很多:“针对部分的养老机构敦促行政机关开展排查整治,实际上涉及到很多民生,真正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体现了一种关爱。”

校民盟副主委、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王跃委员:作为一名医生,始终遵循“从仁心出发,以严谨护命”的奉献精神,要发挥专业优势,做行业相关的调研,把这个提案落到实处,做到切实可用。

校民进副主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别黎委员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长春市政协的工作成绩斐然,硕果满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此次他带来了“提高长春市居民医保待遇相关的提议”。

民革党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宇委员带来的提案是《关于社区医院联动管理老年痴呆的建议》:“我来自医疗领域,一直都在关注医疗大健康行业。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未来的一年,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多为我们长春市建言献策。”同时,她在夜游长春看城市新貌的活动中表示,要积极履职,积极宣传推介长春,让外地游客了解长春、感受长春魅力,助推长春市冰雪经济发展。

民革党员、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专任教师陆地委员建议:健全与城市匹配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她表示2025年将继续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长春市“一中心、五高地”和“双城”建设的中心任务,围绕长春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地建言献策。
新岁序开,华章日新。我校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在助力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上积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展现出吉大风采,2024年吉林大学有7位委员被评为长春市履职突出优秀委员。2025年是“十五五”发展谋篇之年,吉林大学代表委员们将扬帆再启航,坚定改革信心,凝心聚力发展,用心用情践行使命担当,做到资政建言有深度、提案建议有高度、履职为民有温度,切实为长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吉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