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司晋丽) 推进“双一流”建设,说到底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而提高综合国力。但从历史经验看,一旦提出建设,各个单位就开始凑数据、拼排名、抢资源。“圈外看牌子,圈内看学问”。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在小组讨论时提出, “双一流”不是评出来的,而是人们心目中本来就有的。
孙正聿认为,“双一流”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应该包含一流的学术团队和学术领袖,一流的学术纲领和课题,一流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而在这三点当中,学术研究纲领和学术成果的一流是真正决定一所大学水准的。
“在大学工作的教师都清楚,有没有叫得响的学术领袖,意味着这个学科在所有的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一流学科的建立,首先需要一流的学术领袖,才能形成一流的团队、承担起一流的课题,从而才能拿出带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他总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大学不是非得争一流大学不可,而应将着眼点放在那些真正有优势,有特点的学科,力争建设成一流学科;不见得北大、清华的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在很多不是一流大学的普通高校,只要学科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创建若干一流学科。”
孙正聿说,两个“一流”并非要另起炉灶。从1987年起,国家就开始评审国家重点学科,应在原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扶植、培育、建设真正的一流学科。瞄准前沿,着重办好一些国家急需的重点学科。在学科分类调整的基础上,确认一些亟需发展的、有意识的去培养一流学科。
“所谓一流学科,总是与学派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学术上的创新,要允许有若干的学术领袖以他独特的研究纲领形成自身的学术传承,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派。只有这样的学派才能显示出它具有一流学科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孙正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