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校级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30余人在学校鼎新大讲堂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共同铭记峥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定和平信念、矢志开创未来。


统战成员代表热议
民革党员、市政协委员、东北亚学院教师陆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次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观看纪念大会及阅兵式有两点体会: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发展经济民生的前提,既需要强大的军事科技作为支撑,也需要青年一代通过接受爱国教育铭记历史、树立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二是要珍爱和平安宁,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来之不易,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国际社会应携手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民盟吉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学院教授张文科:通过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的认识,更加崇敬和缅怀为抗战及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们,也深刻领悟到我们当下和平生活环境的来之不易。通过阅兵式所展现出的新时代人民军队的良好风貌让我备受鼓舞,所展示的一系列先进武器是我们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捍卫和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坚定力量和有力保障。
民建吉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法学院教授李海滢:今天的天安门广场,红旗高扬,军姿挺拔,步履铿锵。80年前,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带领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畏强权,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创造了今天的繁华盛世。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外人士要继续在各级统战部门的领导下,与中国共产党戮力同心,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携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三学社吉林大学委员会委员、测试科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我非常激动!这场气势恢宏的国之大典,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祖国未来的坚定宣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更应当把爱国情怀融入学术追求,追求科学真理,驱动原始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大明: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既为历史厚重深感动容,更从科技维度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底气。作为平面集成光路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师,当看到搭载着各种光电技术的现代化高科技武器装备亮相,我清晰地感知到科技强军、教育强国的深刻内涵:80年前,中国人民凭血肉之躯抵御强敌;如今,我们要以自主创新的科技筑牢国防根基,以高质量的教育培育国家栋梁。多年教学相长的经历、此次观看阅兵式的感悟,让我更明晰肩上责任:要在教学与科研中继续深耕,培养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青年人才。这份责任里,有身为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的赤诚担当,更有我们以专业之力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坚定承诺——始终做到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让科技力量成为守护和平、推动民族进步的坚实支撑!
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骨干成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卢秀泉:与全校师生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那宏大的场面、庄严的氛围,让我的内心激荡着感慨与振奋之情,久久不能平息。阅兵式上的一幕幕,生动展现着我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与人民军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国家繁荣昌盛的脉动。“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箴言重若千钧。这场盛典,既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庄严镌刻,更是对无数先烈的深情告慰。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苦难辉煌,致敬伟大的民族英雄,致敬这伟大的时代。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我将以此次阅兵为契机,将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融入教学,激励学生为中国梦奋力拼搏。同时,我也会坚定教育使命,精进教学与科研能力,为国家育英才,为民族复兴献力量。
体育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体育学院教授杨长明:2015年9月3日,我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通过互联网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白驹过隙,今天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和全校师生代表共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指出传承历史的意义:“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作为体育文化领域的一名高校教师,要坚持立足本职,从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创造未来的力量,把专业技能注入强国发展的动力之中,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通过提炼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林大学台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振泽:当受阅将士踏着铿锵步伐走过,当先进装备列阵展现实力,我突然对“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望着镜头里雄壮威武的卫士,怎能不让人想起百年前的山河破碎。那时,普通人连生存都是奢望,更别提有尊严的生活。如今的安稳,是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安宁,是国家用实力筑起的屏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铸就的辉煌。这场阅兵不只是回望,更是警醒。生活在安稳中,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当初是在怎样在艰难困苦中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更要肩负起以技术创新捍卫历史荣光,以精神传承启迪未来创造的使命职责,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每一行代码、每一次实验,铸就托举民族复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