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中国新闻》报刊发我校统战工作创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5/07 点击数:

4月30日,《中国新闻》报第10版以《高校统战工作“走出去”》为题,报道我校统战工作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效,以下为原文内容:

吉林大学:擦亮“统战品牌” 凝聚人才力量

4月17日,在吉林大学代表委员会客厅,一场“午间悦谈会”正在举行。参会者除了该校党委统战部工作人员,还有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教师代表。这是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打造的最新品牌活动,旨在倾听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吉林大学以统战品牌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选育管用”工作。代表委员会客厅就是该校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苗艺璇介绍,该校共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近160人,他们知识层次高、影响力广、代表性强,如何更好地把这部分群体的智力优势、创新能力激发出来?校党委统战部想出了打造代表委员会客厅的好点子。学校邀请48位省市两级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会客厅常驻嘉宾,围绕学校管理、社会治理中的卡点堵点问题进行研讨和协商。

2024年9月13日,长春市政协第一、第十二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做客吉林大学代表委员会客厅,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吉林大学供图

“建言献策直通车”是吉林大学打造的另一个统战工作品牌。依托吉林省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吉林大学建立了从问题收集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机制。去年《吉林大学统一战线智库专报》收录提案建议84件、社情民意68份。这些建言献策紧扣当地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长白山文旅提质升级、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等。高含金量的建言背后是扎实的调研。苗艺璇介绍,吉林省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会常委、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为了撰写关于发展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建议,带着团队跑遍了该省7个县市,最终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搭建校企对接精准服务平台,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还开展了“大智明心集知献智”品牌活动。去年10月,组织30名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赴桦甸、磐石开展调研,为多家省内企业送去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在星环阀片有限公司,知联会会员们深入车间,针对该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把脉问诊”,并建立“专家序列”,通过“窗口私信”等方式,帮助其突破技术瓶颈。

党外人士建功立业、履职尽责的故事被集纳起来,精心编辑后,在“吉大统战”微信公众号的“同心·风采录”栏目中发布。在苗艺璇看来,这是很好的激励,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民建吉林省委会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自动轮智行底盘创新中心主任靳立强教授的事迹被报道后,很多人对他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了解,最终还促成了一个校企合作项目落地。长春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吉林市研究院院长张大明教授,积极为吉林市企业攻关技术难题,通过活动宣传报道,进一步推动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开展地校合作取得新成效。

谈及未来的工作设想,苗艺璇称,希望借助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实现统战精准化服务。例如,在“建言献策直通车”中引入大数据分析功能,建立成果追踪系统,同时为统战成员绘制履职能力图谱。“目前已有高校启用智慧统战信息管理平台,对党外人士参加组织活动、参政议政情况进行信息挖掘和分析,还有的建成了党外人士的成长档案,从一入职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升统战工作的效率。”

其他高校的统战工作经验也使她很受启发,上海某高校围绕某个专业领域组织党外专家团队,开展校际合作,既搞科研攻关,也为国家建言献策;北京某高校在统战工作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用微视频讲述统战历史,吸引年轻教师参与。“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开展统战工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统战工作中来。”苗艺璇说。

中国新闻网同步报道,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