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吉大新闻网记者电话采访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正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孙正聿委员和我们分享了参会感受,并畅谈了提案的相关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代表和委员们深感此次“两会”意义重大。对于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孙正聿印象深刻,“报告中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政策。比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今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更关注教育方面的问题,“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这对教育发展作用巨大;此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民族教育’等规划的提出都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简单来说,就是‘提高经费,思路明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这一课题。而孙正聿的大会发言稿“在文化建设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提案“充分发挥高校优秀教学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正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探索。孙正聿表示,高校是传承文明、创生文明的阵地,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文化建设。“要增强和深化对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作用的认识,高等教育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等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对健全人格的培养。”
怎样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孙正聿认为这一问题更值得深思。在小组讨论中,委员们讲了两个例子,一是某地方院校重金聘院士,二是某政协委员建议学文科不好找工作的人到技校再学两年。对此,孙正聿认为,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聘院士和为什么办文科的问题。这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有借鉴作用。他提出,推进高校教育改革,要变革教育理念,分类导向。技校是学技能,大专是学技术,大学是学学术,各有重点,不能混淆。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在重点大学要把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孙正聿借用了钱伟长先生的话“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认为整合资源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的创新活力。
会议期间,孙正聿还同其他参会委员们就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文化建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吉林大学网络通讯社中心站 安心杨)